“友商”截胡小米YU7订单,雷军喊话“大可不必”,车主担心提车贵3万_腾讯新闻
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特约作者|林珂莹
编辑|杨布丁
上市3分钟,大定破20万台;1小时,大定破28.9万台;18小时,锁单24万台。6月26日,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YU7正式上市,销量成绩震动市场。
“这几天都是半夜三点还下不了班,三天带了三四十个试驾,喉咙都哑了,人实在太多了。”一名小米销售感叹道。
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上市即大爆,一年多以来,小米一路高歌猛进,没有人怀疑YU7会再创佳绩,然而也少有人预料到,数据会如此夸张。
在7月2日晚的直播中,小米董事长雷军表示,上市发布会结束后,自己看到订单数据愣住了,看了好几遍才跟大家分享,“真是不敢相信,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奇迹”。
2024年,年销量在24万以上的新势力仅有理想、问界、零跑三家。这意味着小米仅凭18小时内YU7的锁单量就超过了绝大多数新势力全年销量。
但与此同时,小米也面临着愈加严峻的产能挑战。不少上市10分钟内即锁单的用户表示,自己的交付日期已经排至明年。
其他车企正虎视眈眈,试图从小米的订单中分得一杯羹。据了解,蔚来、极氪、智己、阿维塔、智界等品牌均针对小米YU7锁单用户提出了转购补偿措施,可以以现金或积分的形式报销定金。
小米还在产能爬坡,加紧交付节奏。不愿具名的小米内部人士称,目前二期工厂生产许可尚未到位,小米将二期的工人暂时抽调到一期工厂,实行三班轮换的制度,每班工人上四休二,大约要持续到九月。早在正式上市之前,小米已经开始生产YU7,每天约300台,截至上市当天已经生产两万台左右。
前述直播中,雷军并未就交付问题明确回应,只表示小米将努力提升产能,今年三月已将年初制定的全年30万台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。他还表示,这两年将先解决国内交付问题,2027年才会考虑出海。
智界、蔚来、阿维塔等多家品牌“报销”小米定金,“有很多都转过来了”
7月1日傍晚,北京清河万象汇的众多汽车门店中,小米无疑是人气最火爆的一家。人流络绎不绝,将店内展出的几台YU7包围住。销售们不间断地讲解和接待着试驾用户,甚至不太有余力顾及驻足的顾客。就连紧挨着小米的理想,其人流量也明显高于同层其他门店。
在走访和致电多家汽车品牌门店后,作者发现,不少品牌均已针对小米YU7锁单用户转购提出定金补偿措施。
一位蔚来销售表示,小米YU7下订用户转购蔚来汽车可以报销5000元定金,转购萤火虫则可以报销2000元,政策全国统一。
鸿蒙智行体验店的销售则表示,目前仅有转购智界的小米用户可以享受5000元补贴,包括智界S7和R7;转购问界、享界等品牌则不予报销,因为它们“不是小米的竞品”。
7月1日晚,一位北京阿维塔销售称,目前七月的销售政策还未出台,但报销“应该没问题”。他表示,早在五月,阿维塔就制定过相关报销政策,用户凭借友商不可退订单凭证即可申请最高5000元补贴,针对的品牌不仅限于小米,还包括智界、极氪等。“我还亲手做过一个智界的。”
次日,他表示,报销政策已经下达,用户在享受完所有优惠之后,再提供小米订单即可收到回返。
一位南宁阿维塔销售则表示,前述补贴已经延续至七月底,“有很多YU7车主都转过来了”。
不同于其他品牌的直接现金返还,极氪提供的是积分补偿。一名北京极氪销售表示,小米YU7锁单用户转购极氪即可获得50000积分。
此外,广东、江苏、山东等多地的智己销售均表示可以提供定金补偿,但不同地方的报销形式不一,采取现金或电卡两种方式。例如,一名江苏销售称,5000元定金可以直接算在购车金额优惠里予以报销。
此类“截胡”并非首次出现。此前,由于小米SU7产能尚在爬坡,就有蔚来、智界等多家品牌提出“补贴小米下定客户5000元定金”的优惠政策。
2023年末,问界和理想也曾展开“贴身肉搏”。据华尔街见闻、36氪等媒体报道,当时两家品牌部分门店均推出了转购报销对方定金的政策。
尽管理想和小鹏近期均将有SUV上市,但两车企多位销售均明确表示,目前没有针对小米锁单用户的定金报销政策。
雷军在前述直播中表示,看到个别车企销售的“截胡”话术,自己认真学习了一下,“实话实说,内容不太准确,甚至有一些诋毁和歪曲,我觉得大可不必,我不建议同行这么做”。
雷军称,当前YU7锁单数量超出想象,希望大家可以稍微多一点理解和耐心,如果着急用车的话,即将发布的小鹏G7、理想i8以及特斯拉Model Y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购置税明年将迎更改,车主担忧购车费用或将多出近3万元
订单火爆和产能有限的矛盾之下,小米YU7的准车主们正经历着超出预期的交付周期。
截至7月2日,小米汽车官网显示,即刻锁定订单,最快的小米YU7 Max版也至少需要38—41周才能交付,小米YU7标准版等待时间则长达58—61周。这意味着用户锁单后,需要一年多才能提车。
过长的交付时间让一些用户的热情有所退潮。一名小米YU7准车主表示,自己在开售后6分钟即锁单,目前订单显示需要等待37—40周,“如果我知道要这么久的话是不会买的”。他所加入的YU7交付退订群里已经有了200余人。而在社交媒体上,这类退订群不在少数。
他们认为,起初购车页面只显示了首批8月提车,却并未提示“首批”所指的数量,也并未告知排期到2026年的可能性。“对他们来说,多写一句‘目前订单数量较多,交付排期已到半年后’并不难对不对?”一位车主质疑道。
此外,为防止黄牛倒卖,雷军在上市发布会上宣布,开售24小时之内,1—5周交付的满配准现车和8月开启交付的可定制新车,每人限购一单,购买时需输入小米账号或身份证号。
多名用户表示,下单时系统不断误报“身份信息输入有误,请重新输入”的提示,有时还会出现锁单按钮无法点击的情况,致使自己虽然第一时间点进页面,但过了几十分钟才成功锁单。
对于锁单用户们而言,这不仅意味着他们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提车,更重要的是,他们可能需要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。
2023年6月,财政部、税务总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《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》,规定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、2025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,其中,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;对购置日期在2026、2027年内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,其中,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.5万元。
中国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%。这意味着,明年才能提车的这部分用户,将较今年提车用户多缴纳1万余元的购置税。
此外,今年6月,多地宣布暂停以旧换新补贴。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已在国家发改委6月新闻发布会上明确,将在7月下达2025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,以旧换新政策将全年实施,今年剩余资金还有1380亿元,但不少用户担忧,明年以旧换新政策可能不会持续,将使购车价格进一步增加1.5—2万元。
由于不少锁单用户属于尚未试驾就已下单的“盲订”,7月1日,雷军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,锁单用户都可参与改配,但改配成功后将重新安排生产并重新预计交付时间。
小米制定的今年内交付目标为35万台。据小米汽车此前发布的消息,今年1—6月,小米汽车共交付超15万台车。其中,5月交付超2.8万台,6月交付超2.5万台。交付数量的减少可能与小米YU7的排产有关。6月1日官方披露的信息中,小米汽车称正在为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