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免疫周|慢病人群需警惕带状疱疹,疫苗接种构筑健康防线
今年4月24日至30日是世界免疫周,其主题为“人人享有免疫服务,我们可以做到”。
“按照流行病学模型来看,九成以上人口携带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,因此未来患带状疱疹的风险较高,若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,风险将进一步上升。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王刚提醒。
慢病中老年人群需高度重视带状疱疹
据介绍,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,约90%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。随着年龄增长,免疫功能逐渐下降,病毒会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。有数据表明,大约1/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。
有数据统计,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。除年龄之外,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,常见慢性基础疾病(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压等)是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。
王刚介绍,带状疱疹以疼痛为主要症状,有些患者在水疱等皮损出现前就已有局部疼痛,且疼痛可能持续数日甚至更长。因为病毒潜伏在神经节,炎症引发神经疼痛。带状疱疹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,且可多次复发。中老年慢病患者若感染带状疱疹,不仅剧烈疼痛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因肋间神经疼痛误以为心脏病、胆囊炎,增加就医负担。此外,感染带来的炎症反应会干扰血糖、血脂控制,加重原有慢性病。
需要注意的是,带状疱疹患者的症状也存在差异,
“临床上我们曾遇到患者因肋间神经疼痛被误认为心梗,反复做心脏检查,延误诊断,直到出现疱疹才确诊为带状疱疹。”王刚说,也有老年患者因早期未及时处理,病毒侵入神经系统,引发脑炎等严重后果。因此,带状疱疹在年老体弱人群中不仅带来剧烈疼痛,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,需高度重视。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王刚
用疫苗接种“拦住”疼痛风险
王刚提醒,从预防疾病角度来看,疫苗接种至关重要。过去50年里,疫苗挽救了全球约1.5亿人生命,目前已有3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疫苗预防,其中多数是法定传染病。世卫组织数据显示,每分钟接种疫苗可挽救6人生命。尤其是带状疱疹,强烈建议50岁以上人群,特别是慢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及其他重要疫苗,如流感疫苗、肺炎球菌疫苗。预防疾病的经济和健康效益远高于治疗,投入1元可节省15元治疗费用。
关于中老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,王刚建议:一是只要无接种禁忌证,就应尽早接种;二是即使既往患过带状疱疹,也应接种;三是接种疫苗不仅能防病,还能有助于慢性病的长期稳定管理。
社区作为家庭生活延伸的主场景,也是预防接种的前沿阵地。
“我们社区中老年人群共病情况普遍,高血压、糖尿病最为常见,且不少人同时患有两种疾病。冠心病、脑卒中患者也较多,尤其是支架术后和卒中后遗症人群。随着老龄化加剧,这类人群已占社区总人口的40%以上。”济南市历下区盛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孝慧介绍,通过宣传,成人居民对流感、肺炎、带状疱疹和HPV疫苗的认知度和接种需求明显提升。针对慢病患者和老年人,部分人因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担心不能接种,说明宣传仍需加强。
济南市历下区盛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孝慧
刘孝慧指出,慢病患者因抵抗力下降,更需尽早接种疫苗,但应在医生评估后根据身体状况和禁忌证决定。目前,社区已推行医生开具疫苗处方,以提高居民的接种意愿和安全性。
“我们延长了疫苗接种时间,周六和部分节假日安排接种,方便上班族和学生。同时,为安全起见,我们建议居民尽量在上午接种,避免下午或晚上因疫苗反应延误处理。”刘孝慧说。